close

夏天日頭赤燄燄,並不是個做蛋糕麵包料理的好時間,我卻突然的熱血了起來,原因不明(懷疑是最近看了2010的Master Chef Australia)

20110710078.jpg  
 完全不適合夏天的高熱量千層麵(只是在賣場看到千層麵皮就失神買下去!)

回想看電視學料理這檔事兒,大概是國中開始的,當時看到的是義大利裔的美國廚師Biba Caggiano,Biba的節目輕鬆無壓力,充份顯現出義大利料理不拘小節,強調食材新鮮的媽媽cooking。那個時候我們也照著他的食譜做pizza皮、pasta麵條,玩的不亦樂乎。印象中是在衛視的頻道,當時還沒有TLC或它的前身呢!做菜的節目大概都是半小時,除了BIBA外還有另外一個住美國奧勒岡洲的女廚師的節目,名字想不起來了,只記得他們夫妻在當地開餐廳,每次都會介紹一道飯後甜點。現在回想起來她的節目鋪陳跟奈潔拉有點像,但做菜還是比較中規中矩。當年還沒有INTERNET,連WINDOWS都還在孵蛋中吧?所以還要自己手抄食譜。這陣烹飪家居熱潮,在瑪沙史都華的崛起與入獄掀起一陣波瀾。

這個世紀開始之初,我在英國的書店看到一個年輕廚師封面的食譜書,奧利佛剛成為英國熱門的TV CHEF,才25左右吧?我在翻書的時候還想:這麼年輕的廚師,他誰啊? 隔了好幾年後,我們才在DISCOVERY看到他的節目。有句話說來得早不如來的巧,我發現我每次都太早了!到西雅圖的時候,STARBUCKS都還沒紅起來,我想當然爾的沒有去本店朝聖!在英國的時候也還不知道JAMIE這個人物,也沒有買他的食譜書來看,殘念~

後來DISCOVERY的副牌(頻道)漸漸紅了起來,但還是以LONELY PLANET的勇闖天涯旅遊節目最吸引大家目光。烹飪節目反而是結合了旅遊,主廚們離開廚房跑去世界各地:安東尼波登的系列節目、安德魯 Andrew Zimmern的古怪食物(不煮飯還得嚐盡外地人不敢不想嚐的地方美食)、帶著鍋鏟山野港邊瀑布下到處煮飯的大廚遊四方的Keith Floyd(剛GOOGLE時發現,這位邊喝酒邊煮廚師已在2009年心臟病過世了 )....緊守著廚房的還有帥哥廚師柯提斯史東(但是是跑去別人家的廚房)、另外一位同樣是澳洲籍的華裔女廚凱莉、英國的奈潔拉、最近的新秀是長的像中國童男童女圖的寶玲的廚房(google時也發現,寶玲原來也參加過2009的MASTER CHEF,打到最後的決賽)。

當然國內的料理節目也不惶多讓,從早期下午時段的主婦時間到六七點的晚餐時間,型男主廚把台灣的料理節目推到了高峰,有了阿基師的加持,更多的人看電視學做菜。因為某頻道被NCC砍掉後,拿來遞補的STAR WORLD讓我們看到很多新影集和節目,前陣子播的Master Chef Australia 2010更讓我認真追了好一陣子。這個節目應該也是由決戰時裝伸展台、AMERICA IDOL衍生出來的不同科別的競賽節目,MASTER CHEF除了你死我活的PK外,專業的主廚也會來個大師班教學,評審的講評也不是專講毒舌,總會說些優點。除了兩位主持的主廚授課外,幾乎澳洲的TV CHEF都上過節目:凱莉、柯提斯甚至是英國的奧利佛。

20110717085.jpg  
 同樣不適合夏天的馬鈴薯千層派

從國中開始看這些節目的好處,雖然廚藝沒一鳴驚人,看阿斗仔煮飯時常常驚嘆一些從沒看過的食材、料理器具外,也順便練了聽力、生活用語及一堆課本不會教的單字!譬如anchovy(鯷魚)、knead the dough(揉麵糰)、julienne(切絲),雖然也不知道這些字是要去哪裡跟人對話用!但我覺得學習不是一定要從A到Z這樣正經八百的學一套才是學習,生活上的點點滴滴:一個新的技術、觀念、不同的想法都會是讓人喜悅的學習,勇於學習及接納新知的人,他的人生才是寬廣的!

在這個時代烹飪更容易了,首先食譜不用自己抄,上網就有,各節目、主持人都有網站提供食譜!想要什麼食材的料理,搜尋一下就可以找到網友的分享,有的寫的鉅細靡遺,各個步驟都拍下照片來,依樣畫葫蘆也可以做各七八成像,最近最常看的是日本廚師MASA和出過幾本食譜書的CAROL,他們的網誌寫得很仔細、交待的很清楚,值得參考!

尤其塑化劑事件後,大家愈來愈注意食的健康,自己煮至少不會去加一些改良劑、蓬鬆劑,好不好吃不一定,但吃進了什麼絕對清楚明白。So let's happy cooking!(。◕‿◕。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enhui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