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伶不喊卡 (導演 ALI MOSAFFA)--波斯語

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分居風暴中的女主角擔任片中的女明星。

由鬼魂的角度來訴說一段故事的真相。二十幾年的三角關係一一揭露,卻沒有互相謾罵、灑狗血的渲染。丈夫由一些細節的地方發現真相,呈現全片細膩的風格。

我們的交換日記 (導演:內村光良)---日語發音

很有趣的窺看搞笑藝人生活及出道過程的片,是一部有笑有淚的片,但有點長,後面拖到17年後有點老梗。

這部片的導演是台灣人很熟悉的綜藝節目主持人小內,映後座談掀起全場一陣熱潮!好幾個提問者直接用日語發問,讓小內大感驚訝,頻頻稱讚他們的日語講的真好。導演對這部片的註解是:在堅持夢想與放棄夢想之間,生命自會找到出口。片中的兩個搭檔,剛好一個堅持一個放棄,編劇並沒有直接切成人生勝利組、失敗組,也是要讓大家知道,有時放棄不一定是輸了,怎樣面對自己的決定才是更重要的事!

如果我告白的話 (導演:趙成奎)---韓語發音

中年男女是否有純愛? 一般的純愛電影主角多是青澀的少男少女,這部片有點顛覆這個想法,中年男女不是只有像失樂園那樣禁忌、不倫的愛戀,也可以是很清新的!

不同於一般韓國電影的內容,故事以電影串起一切,男主角是個導演,多少有點導演趙成奎的投射吧!因為劇裡的導演在首爾有個小電影院,現實中趙導演也真的有一家小電影院。男女主角一個住首爾一個住靠海的江陵,週末一個勤跑江陵吃美食、一個勤跑首爾看電影,與雙方都熟識的咖啡店老闆提議他們可以週末換屋來住,進而發現原來彼此的興趣、品味、好惡如此雷同,而產生了好感,只差沒有告白...

三更之回家(導演:陳可辛)--粵語發音

陳可辛是這次電影展的焦點影人,所以有很多他的經典作品。2002年的作品,影片用冷色調企圖用顏色、音樂來加強鬼魅的效果,還用不同的視角拍攝老舊大樓,很有氛圍,但歪斜的取景角度,讓人有點頭暈想吐...

似人似鬼的于氏夫婦,像是陰魂不散的盤踞在這座廢樓,黎明真的演的入木三分,彷彿真的就是那個痴情的丈夫,意外的好看的片!

兒子的大玩偶:數位修復版(導演:侯孝賢/曾壯祥/萬仁)

這部片在1983年視為台灣新浪潮電影的試金石,三段故事:兒子的大玩偶、小琪的帽子、蘋果的滋味皆出自黃春明的作品改編。這部片卅年前就看過,但當時年紀小看得迷迷糊糊的,只記得中間一段用壓力鍋的恐怖事件,於是從小就埋下了陰影...

這次重新看了,感覺像是看新的片,因為童年只記得那壓力鍋,其他完全不記得。映後座談我覺得最精辟的是陳博正的分析,編劇吳念真說的落落長,而且講的是當年的電影生態環境。電影表面上是講著當時鄉村、中下階級的生活小故事,卻隱藏著對當時社會、政府的反省,結果還讓當時一黨獨大的國民黨營的中影出資發行,相當諷刺。

南方小羊牧場(導演:侯季然)

南方指的是南陽街,在看過那麼多世界各地新銳導演的片子後,再來看這部有點魔幻、小品的電影,覺得內容有點弱及平凡,電影中用了很多有趣的技術把部份畫面弄成像卡通一樣。在我看來一部電影若只靠特效堆疊,情節很弱的話,看起來就像大把鈔票在眼前燒的感覺,無法對電影產生感動。

電影內容是很可愛,且把南陽街弄得夢幻極了,令人佩服的是封街拍攝,在這樣熱鬧的地區,應該是相當的不容易。我會覺得故事弱是因為有些地方太散了,覺得可以集中在主要演員上!像聶雲演的班主任,我覺得這個角色整個刪掉既不影響劇情又可讓影片更流暢些! ps.柯小弟真的可愛極了~~~

幸福特快車 (導演:森田芳光)---日語

英文片名take the a train剛好跟艾靈頓公爵的曲名相同,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安排的!

這部片並不是影展選片,但剛好在八月看了,所以就放一起紀錄吧!這部片完全就是為了鐵道迷設計的,用了20條路線、80個模型,連劇中的人名、公司名都跟日本列車的暱稱相符,非常會算計設計的一部電影。因為是為了鐵道迷,所以故事內容也就馬馬虎虎,不用太計較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enhui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